《南都网》被叫成堂吉诃德我很开心

添加团队:支教组 添加时间: 2016-12-28

人物简介伍景勋

    年龄:39岁

    出生地:南海里水

    经历:他于2006年10月1日创办的“好友营支教”,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民间支教机构,每学期向5省份16小学输送80名支教老师,2800多名学生受益。该支教机构也是2012年“陈坤·行走的力量”的支教点合作方。

    “怎样才能取得出资方的信任?光凭口才、酒量不行,最直接的是让对方看到,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。”

    “其实最困难的时候(2008年)(给自己)发过(工资),后来发现问题很多,质疑声也很多,发了半年就没发了,现在当然没有了。”

    ——— 伍景勋

    他曾经一次又一次一厢情愿地想为贫困乡村建校舍,又曾经有点私心想在新建校舍里给自己保留一个房间……当时屡败屡战的他,被校友笑称为堂吉诃德。但是,当激情退潮,风车不再是巨人,好友营支教机构创办者伍景勋也变“精明”了。他说理想不能当饭吃,先要保证家里米缸有米、老婆还在。他也感受到头脑发热不能恒久,做山区教育真不能太一厢情愿了。他甚至认为,支教时间不该求长,年轻人别一耗就是四五年。

    不过,他在狂热时期所打造的那一套模式,已经臻于完善。稳固的后方队伍、公开透明的财账管理、客户关系管理甚至危机公关制度等。这些,使他创办的“好友营支教”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民间支教组织,也将推动它在第二个七年,走得更平稳。

    今年7月,伍景勋从900名申报人中脱颖而出,作为50名入选人中唯一支教类机构负责人,进入了民政部举办的第一期“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”。

    在伍景勋写的一本自传《形如槁木逐梦飞翔》里,前三分之二的内容是2002年伍景勋行走西藏53天的日记,行文可见,每一处景致和际遇,当时都深刻地冲击着这个29岁的涂料公司的白领职员。

    不过,西藏行与支教有什么关联?原来,当年徒步离开神湖拉姆拉错(位于西藏山南地区)后,伍景勋途经增期乡希望小学并逗留了一天,那天,他在小学附近泡温泉,突然产生一个浪漫的想法———支教,他在日记里写道:“以后要支教,学校边要有雪山,还要有温泉。”

    这个愿望在四年后的2006年10月1日开始实践。2002年,停薪留职实现了西藏梦后,伍景勋重新回到涂料公司工作,但是“西藏后遗症”以及工作倦怠情绪折磨着他,“像梦游,满脑都是西藏的蓝天白云”。2006年8月,刚结婚两年的他辞职了,全职实践那个浪漫的愿望。2006年9月,他单枪匹马去干这番事业。

    创业经历从一心建校到驻校教学

    刚开始筹办支教事业时,他那浪漫的激情,就被泼了一盆冷水。“公益的事要是掺杂私心,效果一定差,即便勉强做成,也一定有后患”,回忆起这第一次,伍说失败是必然的。当时伍的“私心”,就是想在自己筹资修建的学校,给自己保留一个房间,而村组和村民等几方的利益冲突则是失败的最大原因。

    出师未捷,伍辗转到另外一条村做工作,但由于各种因素仍旧失败。在接下来的木里行中,由于教师资源奇缺,原本建校为主的初衷发生改变,伍派出第一批共3名支教老师驻校教学。此后,“好友营支教”诞生,名字取自于伍景勋母校南海石门中学的一支校友业余球队。在这个过程中,伍被校友笑称为堂吉诃德,但后来许多校友出钱出力支持。

    直至今日,好友营每学期向5个省份派出80名老师,支教16个学校,13所为村一级,其中10所由好友营筹建、管理和教学,受益学生有2800多名。好友营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民间支教机构,在公益品质上的口碑良好。

    教师队伍支教最重要的是有稳固的后方

    “跟其他支教机构相比,我们的模式是最好的”,伍很自信,这个模式,首先指的稳固的后方。

    日前,好友营支教搬到了人民路鹤园街的禅城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内办公,全职人员有9名,其中一半是今年3月新入职的,过半考取了社工证。这里就是支教团队的后方。

    “支教最重要的不是一线老师,而是稳固的后方,就像没有粮草,前线就会倒戈一样”。伍说,机构的运营就像领军作战,要全盘统筹,9个专职人员,有人负责老师招募、各片区支教点管理,有人管财务,有人负责新媒体危机公关等,此外,大家还要轮流每周走访一次五大省份的支教点。“每周一次是最基本的,要让一线老师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。”伍说。

    钱从哪来要取得出资方的信任,光凭口才、酒量不行

    2009年,好友营招聘了1个全职人员,而今增至9个,光是行政费用一年就得几十万,这笔钱怎么来?

    “资源储备足够,后方前方才可能稳定”,作为干涂料营销出身的伍景勋来说,找客户可是他的专长。他举了举手机说,“我的客户关系网有3000人,每一个都有保持联系”,这其中有油漆匠、特产店老板、山区司机,当然还有大老板。

    去年年底,佛山一名企业老板找上门来,这位老板想做支教多年了,找伍景勋谈了两次,决定每个月资助1.5万-2万元给机构。也因此,伍景勋在今年新招了几名全职员工。

    怎样才能取得出资方的信任?伍景勋说,光凭口才、酒量不行,最直接的是让对方看到,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。好友营支教每个月都会在官方网站发布财务收支情况,谁捐资多少钱,淘宝的物资认捐多少笔,资金和物资用在什么地方,统统都有明细,“细到每一块砖的价格都有。”他说。

    “客户是需要培养的”,伍景勋拿出他精明干练的一套来做“客户关系管理”,他说,最初级的资助人捐助贫困学生,再高一层的会捐助支教项目,如果对好友营认同的话,有一些人会资助行政费用。那么,怎么培养他们?“让他们看到、感受到、分享到”,伍笑说,这个需要循序渐进。

    精明的伍哥会算账。他介绍说,今年“好友营支教”全年运营费用需要200万,其中一线老师的保险及补贴需要50万元左右,书本等教学物资需要15万-20万元,出差、工资等行政费用在40万-50万元,30万-40万用在教室修缮上,同时每年“好友营”资助300个学生的生活费,花费大概在30万元。那么,今年的款都筹够了吗?“当然没有,目前手头的只够维持两三个月”。

    [对话]

    支教组织分水岭三五年后将会到来

    南都:2002年你开始关注中国乡村支教状态,到现在有什么改变吗?

    伍景勋:2002年基本上不成组织,要么你参加政府组织的支教,但一般都到比较好的学校,不到村一级,要么就自己跑去,整个状态零散而不稳定。从2008年开始,民间的支教组织开始多一些,比如守望、花花、自由等,但更多的是注重一线的管理。

    南都:是不是更多机构在走专业化道路?

    伍景勋:是的,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招聘专职人员,重视后方管理和资源积蓄,只有这样,才不会出现发起人不干了,整个队伍就崩溃的情况。我已经嗅到了公益支教的分水岭。

    南都:这个分水岭什么时候会到?

    伍景勋:估计三五年,要是做不到专业化,就会萎缩,做到了,就能站住脚跟,并且会有更多专业化的机构进来。

    给自己开过工资,后来发现不行

    南都:你2006年辞职做支教,2008年又找了新的工作,当时经济压力大?

    伍景勋:是的,当时到了瓶颈期,孩子也出生了,不能饭都吃不上去做公益吧,所以还是出来了。

    南都:现在你的经济问题解决了吗?

    伍景勋:对,到新公司以后比较幸运,现在有参股,这笔收入用来维持家庭开支,现在我是全身心投在好友营管理上。

    南都:你找到的钱,你来发工资,你给自己开过工资吗?

    伍景勋(笑):其实最困难的时候(2008年)发过,后来发现问题很多,质疑声也很多,发了半年就没发了,现在当然没有了。

    激情消褪后,一度要崩溃

    南都:2008年的时候动摇过吗?家庭责任,经济压力,包括有质疑声(自己给自己开工资)。

    伍景勋:当时有精力耗尽的感觉。说白了就是,当初的激情消褪了,机构发展遇到了瓶颈,不知道该怎么继续,当时孩子也出生了,觉得很难。我只能去调整,怎么平衡他们的关系。

    南都:你被朋友叫做堂吉诃德,你是怎么看的?

    伍景勋(大笑):其实我很开心,我觉得是一种肯定呀。

    南都:不过现在的你好像不如原来疯狂了。

    伍景勋:对,现在平淡了很多,不过,堂吉诃德的骑士精神我还是有的,哈哈。

来源:南方都市报      采写:南都记者 陈惠婷      实习生 余孜政 邓海莹

原文链接:http://epaper.oeeee.com/K/html/2013-08/09/content_1912463.htm


我要捐款
快速入口
支教报名
资助学生
成为职业公益人
助学专员招聘
关于我们
运作框架
媒体报道
机构介绍
成长历程
友情链接
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
腾讯公益

关注微信


办公电话(工作时间:08:30-17:15)

0757-86201996

报名QQ:1379974032

联系邮箱:hyy9999@yeah.net

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桂东路17号邮政局大楼13楼

©C opyright 2010 hyy1996.com.All Rights Reserved

好友营支教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13547号-1